太湖藍藻暴發給國人的警示(圖)

 

2007
4月至5月,太湖藍藻大面積暴發,一系列的應對措施未能趕上藍藻的瘋狂蔓延,529,太湖明珠無錫全城水嗅,不僅飲用水,就是居民的生活用水都面臨著嚴重問題。有關部門一方面採取緊急措施解決水嗅問題,一方面排查藍藻暴發的原因,手機電子書很快,溫度、風向、水位、光照被確定為直接原因。然而,人們不能滿意的是這些客觀原因後面掩蓋的深層次問題未能被觸及。今年藍藻暴發,從表面上看,是一次突發的生態災害,但從根源上分析,是長期以來積累的生態環境問題的一次集中反映,是大自然對人類損害環境的報復和懲罰。其實,生活在太湖邊的人們早已有很多與藍藻擦肩而過的經歷,對那色彩、那氣味都已經因司空見慣而麻木不仁,人們可以喝著純淨水悠悠地過日子。但這一次,藍藻避開活性炭,繞過高錳酸鉀,來到尋常百姓家,以一種極端的方式給我們以警示。

警示一:要反思我們的生產方式

長期以來,我們延續著高投入、高增長、手機電子書相對低效益的傳統生產方式。蘇南地區是民族工商業和鄉鎮企業的發祥地,改革開放20多年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增長一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然而隱藏其後的高投入、低效益卻較少為人關注。 20多年的高速增長,總體上是一種投資驅動型的增長方式。

高投入、高增長和相對低效益為特徵的傳統工業化道路,長期沿襲著兩頭在外和承接國內外製造業轉移的傳統產業結構,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和產品佔了很大比例。據統計,長三角地區僅佔全國面積1%,其污染物排放量卻佔全國總量的20%。有一個城市的內河水質,劣五類水體由20023季度的58%提高到20064季度的87.7%,單位污染面積超過了承載能力的50%。其衛生防疫部門提供信息顯示:2003年其城市腫瘤病患者死亡率達204.3910萬,首次超出20010萬的指標,表明惡性腫瘤已由中發高發發展。手機電子2006年其腫瘤病患者死亡率是217.3710萬。當增長帶來的污染已經危及公眾健康和生存之時,我們還能津津樂道於先污染、後治理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賴以生存的環境都沒有了,還談什麼可持續發展?

發生在無錫的太湖水污染事件和供水危機進一步暴露了傳統路徑依賴、發展方式粗放所帶來的矛盾和問題,給我們以深刻的教訓。然而,如果我們僅僅就無錫來檢討增長方式問題,則是遠遠不夠的,自來水變味在太湖流域不是第一次發生,水污染的重災區不只是太湖流域,類似的供水危機在其他地區也是屢屢發生。 2007115發布的《中國公眾環保民生指數2006》顯示:82%的人談食色變81%的人飲水思危73%的人忍氣吞聲,便充分錶明當前環境問題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如果我們不能透過這一個案而關注整個太湖流域,乃至長江和更廣闊地區的環境問題,那麼,大自然就會以其更嚴厲的方式懲罰我們!我們今天可以從長江調水以引江濟太,如果長江水被嚴重污染,我們又能引什麼水濟長江? 2006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則顯示,江浙滬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約50470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4030平方公里。嚴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長江口、杭州灣和寧波近岸。

警示二:要反思我們的生活方式

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財富的積累,手機電子書人們的消費模式、生活方式更多趨向於由西方發達國家移植過來的能源和資源的高消費,並由此引起與資源、環境之間的劇烈衝突。面對嚴重的水污染,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工業排污,而較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繫起來,事實上,現代生活環境的優劣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倡導人們在衣、食、住、行、垃圾投放方式等方面的綠色生活方式,是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得以平衡的重要內容。

雖然城市有污水的集中處理問題,但是家庭和個人也有一個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的責任和義務。表現在水的問題上人們較少節水概念,在家庭,一方面居民生活用水鋪張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自來水龍頭無節制地開啟,沒有喝完的水隨意潑灑……;另一方面,人們肆意使用洗滌劑,使得生活污水的成分日益複雜;污水又隨意排放,造成水源的嚴重污染。節水專家分析,只要改掉一些不良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相應的浪費行為在單位、在公共場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相關統計表明:北京市48家市區政府,人均耗能量、年人均用水量、年人均用電量分別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和7倍。

反思我們的生活方式,一是要節約資源,手機電子書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二是要盡可能選擇環境友好和可循環利用的衛生產品,科學減少洗滌劑的使用。許多用於打掃室內衛生和清理個人衛生的產品都含有各類化學物質,它們污染環境,並不能被生物分解,同時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人的健康。三是要拒絕不必要的包裝。不買過度包裝的產品,選擇含有相當比例可回收原料的、再製造的、易於處理的和可重複灌裝的產品,減少使用塑料杯、梳子、牙刷、筷子和圓珠筆等大量一次性用品。其實,每個消費者都通過自己的行為對環境造成某種影響:污染企業因消費者的需要而得以維持,污染產品因消費者的接受而得以生存;環保技術因消費者的關注而得到應用,環保產品因消費者的支持而得以發展。選擇購買節能、可循環利用和環保產品,其意義不只是個人的環保行為,而且是把自己手中的鈔票變成選票投給了綠色產業,有利於生產方式的轉變。

警示三:要反思我們的行為方式

仔細想來,無論在發展生產還是城市建設等諸多問題上,我們更多習慣用增量的方法,而不是通過盤活存量提高效率和效益。面對經濟增長,我們的第一選擇是以更多的土地、資金投入,建更多的企業和項目,不是迫不得已就很難主動通過管理和技術創新等方式,在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上多做文章。以更多的土地投入(有一個人均佔地不足0.5畝的城市,十五期間用掉土地44萬畝,其中農用地33萬畝),以更多的項目投資,手機電子書獲取更多金錢回報往往被放在第一位。

面對污水和垃圾,我們的第一選擇是建更多的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設施,而不是首選使企業和家庭的水循環達到減排,力推垃圾分類回收使廢物變資源。面對日益擁擠的交通,我們的第一選擇是修更多的路,而在如何通過交通通行設計、交通規則設計、交通工具的選擇,以較少的道路資源承載更多運力方面疏於研究和實踐,以至我們的路愈修愈多,車比路增加的速度更快。如今,中國城市的私家車越來越多,城市的公交嚴重滯後,這種不可持續的公眾出行模式,已有世界各國的經驗和教訓給我們以提示,我們卻仍然聽之任之。面對城市建設,我們首選拆而建,再選拆而再建。有一個城市街區,1993年拆了新建,2003年又拆了再建;有一所大學,因為城市新建大學城而搬遷,在2005年拆掉了2001手機電子書年建造的教學設施,而這所大學的所有建築都是80”後。在原學校被拆的日子裡,市民們議論紛紛,媒體也予以關注:因此產生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到底有多少?成本和收益該如何計算?近乎於天文數字的資金由誰買單?

警示四:要反思我們的價值觀念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把增長視作發展,GDP成了各類統計報告不可或缺又排在首位的數字。太湖流域內,環保部門近年來公佈了超過300家污染企業,其中有大量化工、印染、電鍍、製藥等高風險企業。在這些違反環境法規的企業中,既有規模不大但污染嚴重的鄉鎮企業,也有像均瑤乳品集團公司、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正丹集團這樣的國內知名企業,還包括無錫夏普電子元器件有限公司、蘇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蘇州市迅達電梯有限公司這樣的跨國企業,它們沒有承擔自己的環境責任。企業追逐利潤,將本該承擔的治污成本外部化,是企業特性使然,應該通過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培育而使其增強環保意識和行動的自覺性。

事情的另一面則是,本應該履行監督企業相關行為手機電子書的部門和政府又為什麼聽之任之或監管不力呢?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也是長三角的一個城市,有一個對此城市經濟增長貢獻較大的毛紡企業,在其布料的染色過程中增添了一種化學物質以加強布料染色的牢固性,因其布料的色澤不退而贏得了市場,但是其添加的化學物質卻難以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有效分解。在一次應對國家環保部門的檢查時,他們在污水中大量兌入自來水以稀釋污染物,地方政府在維護增長還是有效保護環境方面選擇了前者而默認了企業行為。我們不能把這看成是一個偶然事件,多少年來,在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處於兩難之時,我們往往毫不猶豫地選擇增長,冠冕堂皇、振振有詞地高喊先污染後治理!我們把污染企業放在區域河流的下游而怡然自得;我們在長江岸邊排列了太多的高能耗、高污染項目;我們把城市的內河治理得很美,而把污水直排入海。似乎因此就能置身於環境災害之外。手機電子書許多沿江、沿河的地方領導,總以為江河流量大,污染點沒啥。所以,總是把一些用水量或排污量大的工業企業規劃建設在沿江、沿河地帶,結果導致近年來流域性污染日趨嚴重,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西方人有一個詞語:競次(race to the bottom),用以描述通過剝奪勞動、耗費資源、損壞環境而達到增長的做法。我們的價值觀絕對應該摒棄這一做法,我們的發展必須建立在自然界涵養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許的範圍內,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和人與自然相和諧,而不是一畝地用掉了七分田式的發展,更不是一地致富,八方遭殃吃祖宗飯,砸子孫碗式的發展。在當前的全球生態環境危機中,我們所要做的並不僅僅是去手機電子書修補漏洞,更重要的是去拓展一種將人類與自然界融合在一起的視野,確立一種新的生態環境觀念。用系統論的生態環境觀念取代只重經濟效益(有時則只是數字)的觀念,實現立足點的轉換。即所追求的效益應以有利於人與自然這一共生系統的進化為原則,真正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

免費下載:手機電子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gbeng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